身障女童給麥當勞叔叔一封信:「我坐著一台紅色的電動輪椅,我希望你們有更多的無障礙設施,可以讓更多坐電動輪椅的小朋友進店..」,引發網友們在facebook臉書發起一人一信要西式速食店求麥當勞打造無障礙的用餐環境。
餐廳業者在法律上,依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一七○條規定,公共建築物必須設置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其中商業類公共空間主要指百貨商場、量販店、便利商店等,如店家違反規定,則可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七條、第八十八條,處以六至三十萬元罰款,但卻未將餐廳納入規範中,因此麥當勞和數餐廳業者並無違反該法條條款規定。
但餐廳業者在社會與論上,西式速食店麥當勞、肯德基、摩斯漢堡等多家加盟連鎖企業,會造成行動不便的使用設施有,固定式桌椅設計,讓輪椅族無法推進店裡用餐,廁所多設在二樓以上,又無升降梯,手推門太重,輪椅會卡住進不去。因此設計上,應須替便利行動不便者考量,非靠邊桌椅,若中間走道寬度有限,應採非固定式桌椅設計,才易於移動,手推門太重改成自動門,廁所多設在二樓以上,設升降梯。
麥當勞加盟連鎖企業已表示,未來新開店若法規和房東都同意麥當勞變更,將加強無障礙空間設計。在未能改善無障礙空間設計前,現階段門市服務人員對於行動不便的消費者,會主動積極提供點餐或帶位等協助服務。
內政部為便利銀髮族及行動不便人士使用,亦於100年1月17日審查通過「建築技術規則」放寬五層以下建築物增設昇降機不計入建築面積規定。
以下新聞資料來源 :
為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並建構友善的居住環境,內政部務會報於本100年1月17日審查通過「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部分條文及建築設備編部分條文修正案。內政部表示,修正內容主要放寬五層以下建築物增設昇降機得不計入建築面積等相關規定,以及「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備編」有關第六章昇降設備條文之通盤檢討修正。
內政部營建署說明,依現行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55條規定,六層以上建築應設置昇降機,惟為因應高齡化社會及行動不便者之需求,經檢討既有五層以下已領有使用執照之建築物,依現行規定大多無法增設昇降設備,故而本案修正此類建築物增設昇降設備時,得放寬鄰棟間隔、前院、後院、開口距離,以及不計入建築面積、各層樓地板面積等有關事項,將有助於老舊建築物易於增設昇降設備,以改善建築物之機能。
另有關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備編第六章昇降設備條文,與中華民國國家標準諸多條文重複規定,且標準尚有不一,檢討現行實際需求,併本案修正該章有關昇降設備之條文,本案於本(1)月17日通過後,將於近期依法制作業程序簽報發布施行,屆時並將分別刊登於行政院公報、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及營建署網頁。
本文相關法律條文: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 57 條
新建公共建築物及活動場所,應規劃設置便於各類身心障礙者行動與使用
之設施及設備。未符合規定者,不得核發建築執照或對外開放使用。
前項無障礙設備及設施之設置規定,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其相關法
令定之。
公共建築物及活動場所之無障礙設備及設施不符合前項規定者,各級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應令其所有權人或管理機關負責人改善。但因軍事管制、古
蹟維護、自然環境因素、建築物構造或設備限制等特殊情形,設置無障礙
設備及設施確有困難者,得由所有權人或管理機關負責人提具替代改善計
畫,申報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並核定改善期限。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 88 條
違反第五十七條第三項規定未改善或未提具替代改善計畫或未依核定改善
計畫之期限改善完成者,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除得勒令停止其使用外,
處其所有權人或管理機關負責人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
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至其改善完成為止;必要時,得停
止供水、供電或封閉、強制拆除。
前項罰鍰收入應成立基金,供作改善及推動無障礙設備與設施經費使用;
基金之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增訂並修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條文
中華民國一百年二月一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000017951 號令修正
公布第 2~4、6、16、17、20、23、31、32、38、46、48、50~53、
56、58、64、76、77、81、95、98、106 條條文;增訂第 30-1、38-
1、46-1、52-1、52-2、60-1、69-1 條條文;並自公布日施行;但第
60-1 條第 2 項及第 64 條第 3 項條文自公布後二年施行
第 2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
)為縣(市)政府。
本法所定事項,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辦理。
前二項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責劃分如下:
一、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人格維護、經濟安全、照顧支持與獨立生活機
會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二、衛生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之鑑定、保健醫療、醫療復健與輔具研發
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三、教育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教育權益維護、教育資源與設施均衡配置
、專業服務人才之培育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四、勞工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之職業重建、就業促進與保障、勞動權益
與職場安全衛生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五、建設、工務、住宅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住宅、公共建築物、公共設
施之總體規劃與無障礙生活環境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
項。
六、交通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生活通信、大眾運輸工具、交通設施與公
共停車場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七、財政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庇護工場稅捐之減
免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八、金融主管機關:金融機構對身心障礙者提供金融、商業保險、財產信
託等服務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九、法務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犯罪被害人保護、受刑人更生保護與收容
環境改善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警政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人身安全保護與失蹤身心障礙者協尋之規
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一、體育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體育活動、運動場地及設施設備與運動
專用輔具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二、文化主管機關:身心障礙者精神生活之充實與藝文活動參與之規劃
、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三、採購法規主管機關:政府採購法有關採購身心障礙者之非營利產品
與勞務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
十四、通訊傳播主管機關:主管身心障礙者無障礙資訊和通訊技術及系統
、網路平台、通訊傳播傳輸內容無歧視等相關事宜之規劃、推動及
監督等事項。
十五、科技研究事務主管機關:主管身心障礙者輔助科技研發、技術研究
、移轉、應用與推動等事項。
十六、經濟主管機關:主管身心障礙輔具國家標準訂定、產業推動、商品
化開發之規劃及推動等事項。
十七、其他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措施:由各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職權規
劃辦理。
第 3 條 中央主管機關掌理下列事項:
一、全國性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政策、法規與方案之規劃、訂定及
宣導事項。
二、對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之監督及協
調事項。
三、中央身心障礙福利經費之分配及補助事項。
四、對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獎助及評鑑之規劃事項。
五、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相關專業人員訓練之規劃事項。
六、國際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業務之聯繫、交流及合作事項。
七、身心障礙者保護業務之規劃事項。
八、全國身心障礙者資料統整及福利服務整合事項。
九、全國性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之輔導、監督及全國評鑑事項。
十、輔導及補助民間參與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推動事項。
十一、其他全國性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之策劃及督導事項。
第 4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掌理下列事項:
一、中央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政策、法規及方案之執行事項。
二、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政策、自治法規與方案
之規劃、訂定、宣導及執行事項。
三、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經費之分配及補助事項。
四、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獎助與評鑑之規劃及執行事項
。
五、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相關專業人員訓練之規劃及執行
事項。
六、身心障礙者保護業務之執行事項。
七、直轄市、縣(市)轄區身心障礙者資料統整及福利服務整合執行事項
。
八、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之輔導設立、監督及評鑑事項。
九、民間參與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推動及協助事項。
十、其他直轄市、縣(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權益保障之策劃及督導事項
。
第 6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受理身心障礙者申請鑑定時,應交衛生主管機
關指定相關機構或專業人員組成專業團隊,進行鑑定並完成身心障礙鑑定
報告。
前項鑑定報告,至遲應於完成後十日內送達申請人戶籍所在地之衛生主管
機關。衛生主管機關除核發鑑定費用外,至遲應將該鑑定報告於十日內核
轉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身心障礙鑑定機構或專業人員之指定、鑑定人員之資格條件、身心
障礙類別之程度分級、鑑定向度與基準、鑑定方法、工具、作業方式及其
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辦理有關障礙鑑定服務所需之項目及費用,應由直轄市、縣(市)衛生主
管機關編列預算支應,並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協調直轄市、縣(市)衛生
主管機關公告規範之。
第 16 條 身心障礙者之人格及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對其接受教育、應考、
進用、就業、居住、遷徙、醫療等權益,不得有歧視之對待。
公共設施場所營運者,不得使身心障礙者無法公平使用設施、設備或享有
權利。
公、私立機關(構)、團體、學校與企業公開辦理各類考試,應依身心障
礙應考人個別障礙需求,在考試公平原則下,提供多元化適性協助,以保
障身心障礙者公平應考機會。
第 17 條 身心障礙者依法請領各項現金給付或補助,得檢具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於金融機構開立專戶,並載明金融機構名稱、地址
、帳號及戶名,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可後,專供存入各項現金
給付或補助之用。
前項專戶內之存款,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
第 20 條 為促進身心障礙輔具資源整合、研究發展及服務,中央主管機關應整合各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推動辦理身心障礙輔具資源整合、研究發展及服務等相
關事宜。
前項輔具資源整合、研究發展及服務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 23 條 醫院應為身心障礙者設置服務窗口,提供溝通服務或其他有助於就醫之相
關服務。
醫院應為住院之身心障礙者提供出院準備計畫;出院準備計畫應包括下列
事項:
一、居家照護建議。
二、復健治療建議。
三、社區醫療資源轉介服務。
四、居家環境改善建議。
五、輔具評估及使用建議。
六、轉銜服務。
七、生活重建服務建議。
八、心理諮商服務建議。
九、其他出院準備相關事宜。
前項出院準備計畫之執行,應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列入醫院評鑑。
第 30-1 條 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依視覺功能障礙者之需求,考量資源共享及廣泛利用
現代化數位科技,由其指定之圖書館專責規劃、整合及典藏,以可讀取之
電子化格式提供圖書資源,以利視覺功能障礙者之運用。
前項規劃、整合與典藏之內容、利用方式及所需費用補助等辦法,由中央
教育主管機關定之。
第 31 條 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應依身心障礙者教育需求,規劃辦理學前教育,並獎勵
民間設立學前機構,提供課後照顧服務,研發教具教材等服務。
公立幼稚園、托兒所、課後照顧服務,應優先收托身心障礙兒童,辦理身
心障礙幼童學前教育、托育服務及相關專業服務;並獎助民間幼稚園、托
兒所、課後照顧服務收托身心障礙兒童。
第 32 條 身心障礙者繼續接受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之教育,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應予獎
助;其獎助辦法,由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定之。
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輔導大專校院開辦按摩、理療按摩或醫療按
摩相關科系,並應保障視覺功能障礙者入學及就學機會。
前二項學校提供身心障礙者無障礙設施,得向中央教育主管機關申請補助
。
第 38 條 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三十四人以上者,
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三。
私立學校、團體及民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六十七人以上者,進用具有
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一,且不得少於
一人。
前二項各級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團體及公、民營事業機構為進用身
心障礙者義務機關(構);其員工總人數及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之計算方
式,以各義務機關(構)每月一日參加勞保、公保人數為準;第一項義務
機關(構)員工員額經核定為員額凍結或列為出缺不補者,不計入員工總
人數。
前項身心障礙員工之月領薪資未達勞動基準法按月計酬之基本工資數額者
,不計入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及員工總人數。但從事部分工時工作,其月
領薪資達勞動基準法按月計酬之基本工資數額二分之一以上者,進用二人
得以一人計入身心障礙者人數及員工總人數。
辦理庇護性就業服務之單位進用庇護性就業之身心障礙者,不計入進用身
心障礙者人數及員工總人數。
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進用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每進用一人以二人核計
。
警政、消防、關務、國防、海巡、法務及航空站等單位定額進用總人數之
計算範圍,得於本法施行細則另定之。
依前項規定不列入定額進用總人數計算範圍之單位,其職務應經職務分析
,並於三年內完成。
前項職務分析之標準及程序,由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另定之。
第 38-1 條 事業機構依公司法成立關係企業之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達員工總人數百分
之二十以上者,得與該事業機構合併計算前條之定額進用人數。
事業機構依前項規定投資關係企業達一定金額或僱用一定人數之身心障礙
者應予獎勵與輔導。
前項投資額、僱用身心障礙者人數、獎勵與輔導及第一項合併計算適用條
件等辦法,由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第 46 條 非視覺功能障礙者,不得從事按摩業。
各級勞工主管機關為協助視覺功能障礙者從事按摩及理療按摩工作,應自
行或結合民間資源,輔導提升其專業技能、經營管理能力,並補助其營運
所需相關費用。
前項輔導及補助對象、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勞工主管機
關定之。
醫療機構得僱用視覺功能障礙者於特定場所從事非醫療按摩工作。
醫療機構、車站、民用航空站、公園營運者及政府機關(構),不得提供
場所供非視覺功能障礙者從事按摩或理療按摩工作。其提供場地供視覺功
能障礙者從事按摩或理療按摩工作者應予優惠。
第一項規定於中華民國一百年十月三十一日失其效力。
第 46-1 條 政府機關(構)及公營事業自行或委託辦理諮詢性電話服務工作,電話值
機人數在十人以上者,除其他法規另有規定外,應進用視覺功能障礙者達
電話值機人數十分之一以上。但因工作性質特殊或進用確有困難,報經電
話值機所在地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於前項但書所定情形,電話值機所在地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與
自行或委託辦理諮詢性電話服務工作之機關相同者,應報經中央勞工主管
機關同意。
第 48 條 為使身心障礙者不同之生涯福利需求得以銜接,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相關部門,應積極溝通、協調,制定生涯轉銜計畫,以提供身心障礙者
整體性及持續性服務。
前項生涯轉銜計畫服務流程、模式、資料格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
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 50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辦理下列服務,提供身心障
礙者獲得所需之個人支持及照顧,促進其生活品質、社會參與及自立生活
:
一、居家照顧。
二、生活重建。
三、心理重建。
四、社區居住。
五、婚姻及生育輔導。
六、日間及住宿式照顧。
七、課後照顧。
八、自立生活支持服務。
九、其他有關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之服務。
第 51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辦理下列服務,以提高身心
障礙者家庭生活品質:
一、臨時及短期照顧。
二、照顧者支持。
三、家庭托顧。
四、照顧者訓練及研習。
五、家庭關懷訪視及服務。
六、其他有助於提昇家庭照顧者能力及其生活品質之服務。
前條及前項之服務措施,中央主管機關及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必要
時,應就其內容、實施方式、服務人員之資格、訓練及管理規範等事項,
訂定辦法管理之。
第 52 條 各級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辦理下列服務,以協助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
:
一、休閒及文化活動。
二、體育活動。
三、公共資訊無障礙。
四、公平之政治參與。
五、法律諮詢及協助。
六、無障礙環境。
七、輔助科技設備及服務。
八、社會宣導及社會教育。
九、其他有關身心障礙者社會參與之服務。
前項第三款所稱公共資訊無障礙,係指應對利用網路、電信、廣播、電視
等設施者,提供視、聽、語等功能障礙國民無障礙閱讀、觀看、轉接或傳
送等輔助、補助措施。
前項輔助及補助措施之內容、實施方式及管理規範等事項,由各中央目的
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除第三款之服務措施,中央主管機關及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應就其內容及實施方式制定實施計畫。
第 52-1 條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每年應主動蒐集各國軟、硬體產品無障礙設計規
範(標準),訂定各類產品設計或服務提供之國家無障礙規範(標準),
並藉由獎勵與認證措施,鼓勵產品製造商或服務提供者於產品開發、生產
或服務提供時,符合前項規範(標準)。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就前項獎勵內容、資格、對象及產品或服務的認
證標準,訂定辦法管理之。
第 52-2 條 各級政府及其附屬機關(構)、學校所建置之網站,應通過第一優先等級
以上之無障礙檢測,並取得認證標章。
前項檢測標準、方式、頻率與認證標章核發辦法,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
之。
第 53 條 各級交通主管機關應依實際需求,邀集相關身心障礙者團體代表、當地運
輸營運者及該管社政主管機關共同研商,於運輸營運者所服務之路線、航
線或區域內,規劃適當路線、航線、班次、客車(機船)廂(艙),提供
無障礙運輸服務。
大眾運輸工具應依前項研商結果,規劃設置便於各類身心障礙者行動與使
用之無障礙設施及設備。國內航空運輸業者除民航主管機關所訂之安全因
素外,不得要求身心障礙者接受特殊限制或拒絕提供運輸服務。
前項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項目、設置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
應包括鐵路、公路、捷運、空運、水運等,由中央交通主管機關分章節定
之。
第 56 條 公共停車場應保留百分之二停車位,作為行動不便之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
位,車位未滿五十個之公共停車場,至少應保留一個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
位。非領有專用停車位識別證明者,不得違規占用。
前項專用停車位識別證明,應依需求評估結果核發。
第一項專用停車位之設置地點、空間規劃、使用方式、識別證明之核發及
違規占用之處理,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交通、營建等相關單位定之。
提供公眾服務之各級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團體及公、民營事業機構
設有停車場者,應依前三項辦理。
第 58 條 身心障礙者搭乘國內大眾運輸工具,憑身心障礙證明,應予半價優待。
身心障礙者經需求評估結果,認需人陪伴者,其必要陪伴者以一人為限,
得享有前項之優待措施。
第一項之大眾運輸工具,身心障礙者得優先乘坐,其優待措施並不得有設
籍之限制。
國內航空業者除民航主管機關所訂之安全因素外,不認同身心障礙者可單
獨旅行,而特別要求應有陪伴人共同飛行者,不得向陪伴人收費。
前四項實施方式及內容之辦法,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 60-1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會同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協助及輔導直轄市、縣(市)政府
辦理視覺功能障礙者生活及職業重建服務。
前項服務應含生活技能及定向行動訓練,其服務內容及專業人員培訓等相
關規定,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勞工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項於本條文修正公布後二年施行。
第 64 條 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輔導及評鑑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其評鑑結果應分為以
下等第:
一、優等。
二、甲等。
三、乙等。
四、丙等。
五、丁等。
前項機構經評鑑成績優等及甲等者,應予獎勵;經評鑑成績為丙等及丁等
者,主管機關應輔導其改善。
第一項機構之評鑑項目、方式、獎勵及輔導改善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
管機關定之。
第三項於本條文修正公布後二年施行。
第 69-1 條 各級主管機關應輔導視覺功能障礙者設立以從事按摩為業務之勞動合作社
。
前項勞動合作社之社員全數為視覺功能障礙,並依法經營者,其營業稅稅
率應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課徵。
第 76 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警察人員、村(里)幹事及其他執
行身心障礙服務業務人員,知悉身心障礙者有前條各款情形之一者,應立
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村(里)長及其他任何人知悉身心障礙者有前條情形者,得通報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前二項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或接獲第一項及第二項通報後,應自行或
委託其他機關、團體進行訪視、調查,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並應於
受理案件後四日內提出調查報告。調查時得請求警政、醫院及其他相關單
位協助。
第一項、第二項及前項通報流程及後續處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 77 條 依法令或契約對身心障礙者有扶養義務之人,有喪失扶養能力或有違反第
七十五條各款情形之一,致使身心障礙者有生命、身體之危難或生活陷於
困境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本人、扶養義務人之申請或
依職權,經調查評估後,予以適當安置。
前項之必要費用,除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第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二
款給予補助者外,由身心障礙者或扶養義務人負擔。
第 81 條 身心障礙者有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必要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
協助其向法院聲請。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原因消滅時,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協助進行撤銷宣告之聲請。
有改定監護人或輔助人之必要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協助身心
障礙者為相關之聲請。
法院為身心障礙者選定之監護人或輔助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法人者,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對其執行監護或輔助職務進行監督;相關監督事
宜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 95 條 違反第七十五條各款規定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
罰鍰,並得公告其姓名。
身心障礙者之家庭照顧者或家庭成員違反第七十五條各款規定情形之一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令其接受八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之家庭
教育及輔導,並收取必要之費用;其收費規定,由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定之。
拒不接受前項家庭教育及輔導或時數不足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
千元以下罰鍰,經再通知仍不接受者,得按次處罰至其參加為止。
第 98 條 違反第四十六條第五項規定,直轄市、縣(市)勞工主管機關得令限期改
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
前項罰鍰之收入,應納入直轄市、縣(市)政府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專
供作促進視覺功能障礙者就業之用。
第 106 條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五日修正之條文全面施行前已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
,應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期日及方式,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
評估或換發身心障礙證明;屆期未辦理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
逕予註銷身心障礙手冊。
依前項規定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或換發身心障礙證明之身心障礙者,
於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發給身心障礙證明前,得依中華民國九十六
年六月五日修正之條文公布前之規定,繼續享有原有身心障礙福利服務。
無法於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期日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者,
應於指定期日前,附具理由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展延,經認
有正當理由者,得予展延,最長以六十日為限。
中央社政及衛生主管機關應於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五日修正之條文全面
施行後三年內,協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申請、申請重新鑑定或
原領有手冊註記效期之身心障礙者依本法第六條、第七條規定進行鑑定與
評估,同時完成應遵行事項驗證、測量、修正等相關作業。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前項作業完成後四年內,完成第一項執永
久效期手冊者之相關作業。
留言列表